第303章 2.14-《重生:话说1984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华仔和邹文娟在格来美上的成绩都是有目共睹的。不管拿不拿奖,两人的身份都发生天大的变化,成为世界主流的歌星都不为过。
    所以hk的那些唱片公司,相互找和邢宝华熟悉的歌星们,攒个局一起认识认识。
    说不定也能带动自己旗下的歌星呢?
    新艺城旗下的唱片有个李大妞,都火起来,就是因为邢宝华给他两三首歌。
    只是风格有点另类,但搁不住火啊!
    有想法的那些歌手,也是想办法接近邢宝华,万一能从手中弄一两首歌出来呢?
    可惜,邢宝华现在属于大老,不好接近。
    其实这厮倒是很忙的,没啥心思跨圈玩。
    此时的邢宝华正在机房检查ibm几道后续的工作,服务器快组建完毕。
    这厮看着后台的数据,就等海底电缆铺设过来,联网测试。
    按照理论值,服务器可供全港1万人同时在线。
    这里指的是电脑所跑的流量。
    但邢宝华隐隐约约的感觉不够。
    按照概率来讲,1万人同时时段在线的可能性很小。
    只要不同时段拥挤就不会卡,如果遇到卡线,机房的工程师会增加服务器数量,从而启动优化系统软件,分配ip地址,降低拥挤。
    也就这年代用电脑的少,联网的少。但随着时间推移,肯定是增加的,那么服务器也会跟着增长。
    服务器的初期维护,邢宝华是包给了ibm,其实也是为了省事,更是让自己的员工跟着学。
    随后又去看诺记建设的基站查看,抽检。
    此时的基站覆盖率比较低,方圆300米到480米。理论上的五百米都达不到。
    所以覆盖平均值都在三百多米左右。
    这是无障碍物的覆盖米数,基站中继器,放大器,接收器等等,反正每隔几栋楼都要装。
    邢宝华这边带着工作人员,背着信号捕捉器,检测已经安装好的区域。
    先安装好的基站都是优先繁华区,富人区,哪怕在半山,浅水湾那边山上都优先安装。
    最先用得起手机的一批人,都是这些有钱人,要保障他们的信号稳定性。
    忙活了一星期,邢宝华对几家外包公司进度比较满意。
    此时软件园也不断进人,邢宝华让加大力度招人,那也只能在薪金上有所提高。
    不管是硬件,还是软件,总共来了十多个。
    软件那边的人任务,是学习java,会了后再把pc版的移植过去。
    硬件那边先开始架构ic,根据他们原先的工作水平,再划分出详细的工作来。
    ic分为很多种,都是由不同底层架构出来的。
    邢宝华为了打造自己独特的芯片或rom等,只好让这些人不断地练习。
    还是人少,人家团队都是分几百人,上千人的大团队。
    现在邢宝华只有十几个人。
    想起当初看老罗演讲时,说做锤子初期的历史。
    就一个系统,差点被人忽悠了瘸了。
    老罗当时找了七个人做系统,一开始还蛮有信心,想着几个月就完事儿,可做了半年多了,还没啥进展,做得都差点崩溃了。
    他就问在小米系统组的朋友。你们做miui不是才六个人吗?不是两个月就做出测试版的来吗?
    那边朋友说对啊!
    这就让老罗纳闷了,比他们多一个人,咋还看不到希望了呢?人家是怎么完成的呢?
    接着打听一下,原来是套用一套成熟的系统,改改皮肤,颜色就上线了。
    后来系统组扩建到200多人,才逐步改变miui系统。
    两百人的工作量和7个人的工作量能对比吗?
    老罗可不是随便找个系统修修改改上线,是完全带有自己风格的系统。
    邢宝华这边比老罗或者老雷那边要难度多了。
    他们起码都有渠道购买电子元件,到手组装调试就行,邢宝华这里可没有,没有只能自己生产,造啊!
    邢宝华在软件园这边一直和新来的那些员工打成一片,相互地交流探讨。
    邢宝华给他们的待遇很好,除了不管住,基本上只要在公司,吃喝拉撒全管。
    由于国籍不同,在吃上确实给后勤增加难度。
    还有不少人吃清真菜也考虑进去。
    邢宝华忙累一天,刚从软件园这边出来准备去海纳公司,突然看到大街上不少卖花的。
    偶尔看到有一对对的情侣在买。
    顿时想到今天是啥日子。
    2.14
    花钱的日子。现在老外都行这个。
    各在邢宝华那个年代,都过七夕。很少过2.14。
    不是没有,少了。
    不要问为啥,主要是年轻人搞得节日多,大部分还是学生,有些2.14过不上,很多时候2.14都在寒假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