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74章 知县要耕田-《我,孙山,科举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今年因为用了肥料,稻子长得旺盛,结的谷子也多。

    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,只要天气好,沅陆县的夏收一定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大丰收。

    孙山折起了裤脚,沿着田埂仔细检查。

    看一看谷子有没有被雨水打落,有没有被虫啃,有没有生病。

    孙大力一行护卫也跟着下地查看,这时候就体现出村里出身的好,孙家村的泥腿子对种地熟得不能再熟了,如果有问题,一眼就看出来。

    德哥儿看着认真干活的孙山,好笑地说:“阿山,在孙家村你好少下地,想不到做了知县,倒是要下地了。”

    孙山听到后,跟着笑了起来:“是哩,这事谁说的清楚。本以为当官了,就能洗脚上田了,呵呵,反而比以前还要下田了。”

    孙大力见到一棵杂草,拔了出来,乐呵呵地说:“咱们孙家村的文曲星,上知天文下知地理,读书行,种地也行,哈哈哈。”

    孙黑炭搂着德哥儿的肩膀说道:“阿德,要是以前老爷下地干活,说不定孙家村也像沅陆县这样大丰收里。咱们从小种田,都比不上老爷半路出家种田。”

    孙伯民,苏氏来沅陆县之前,以为孙山身为一县之长,高高地坐在公堂上,蔑视众生。过上衣来张手,嘴来张口的地主老爷生活。

    来到沅陆县,看到出去巡视后变得又黑又瘦的儿子,目瞪口呆。

    特别临近夏收,儿子天天往地里跑,更是心疼死了。

    孙伯民眼红湿润地道:“我家山子,在孙家村,最多也是捡捡谷穗,怎么做了大官人,反而要下地耕田呢?我家山子一心一意为百姓,受了老罪了。”

    苏氏更是眼泪一滴一滴地往下掉:“本来让山子读书,就是不想耕田,结果书读好了,还是要耕田。我可怜的山子,都是知县老爷了,怎么还下地干活哩。”

    孙伯民,苏氏不理解,他们印象中的知县老爷哪里用得着干活。

    像黄阳县的知县,整日蹲在衙门,就没见过他们下地。

    孙三叔也不理解啊,连连附和到:“大哥,大嫂,你们说的对,怎么当官还要干农活的?那官岂不是白当了?”

    当初鼓励家里的细蚊仔好好读书,以后不用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。

    结果呢?瞧瞧山子,依旧忙着种地。读书还要下地,岂不是白读书了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