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是啊,我也觉得这个主角的设置有点问题。” “李苏想写小人物成长的故事,最好还是用正常人当主角,而不是用精神病人。” “主角亚瑟,想从底层小丑,一步步地成为职业喜剧演员,这条人物发展路径是对的。” “那些以职业发展为主线的励志电影,也都是这么设计的。” “但是,他们的主角都是坚强不屈的正常人。” “在开局的时候,他们会先让主角遇到困境,比如职业危机,婚姻危机、财务危机、健康危机。” “这些主角遇到的困境,很多观众都遇到过。也因此,观众们会很有共鸣。” “再之后呢,就让主角用事业上的成就,解决这些危机。” “但李苏呢,选了一个精神病人作为主角。主角遇到困境也是很小众的精神危机。” “精神病的精神危机,观众们可能会很难代入和理解。” 宫骑骏也赞同斯皮尔伯鸽和张一谋的观点, 他说道, “你们还记得第38号选手吗?写的《光明战士》的那个。” “他的《光明战士》,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能和李苏的《小丑》对比一下。” “在他的开头,主角就是一个普通人,还是个社畜。这样的身份,观众们会很好理解。” “他所遇到的危机,就是职业危机、婚姻危机、健康危机。” “在工作上,他的老板讨厌他,他的升职无望。在婚姻中,他和老婆七年之痒,互相厌倦。在健康上,他的身体因为长期加班出现了问题。” “这样的危机,很多人都会遇到,观众们一下子就理解了。” “大家带入了主角后,就会希望主角解决危机。” “这是一种移情,仿佛主角解决了危机之后,观众自己也在想象中解决了自己的危机。” “所以说,电影就是一场白日梦嘛。” 听到评委们的讨论,直播间的观众们纷纷感叹, “评委果然就是评委,一针见血啊!太精辟了!” “是啊,李苏写了个精神病的精神危机,我们这些正常人,很难和主角共情啊!” “其实我还发现一个问题,评委们都没提到。难道你们不觉得,亚瑟的那段持续了快一分钟的狂笑,不是太长了吗?而且看着有点渗人。” “我也觉得不合理。亚瑟笑就笑了,但他狂笑了一分钟,我觉得无法理解啊!” “这有什么不能理解的?李苏怕比赛时间不够用了,就硬加一段长得不合理的笑,水一水时长呗。” “评委们之所以不提这个问题,可能跟李苏的其他问题比起来,这个水时长的问题根本不值一提吧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