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7章 武皇登基-《大唐第一主播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现在,她是这里的主人了!

    不是女主人,而是主人。

    现在她就是这座宫殿的主人,这大唐的主人!

    随着这一声怒吼,则天门上敲响了钟声.

    满城钟声回荡,新的一天又开始了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狄仁杰知道武则天乾纲独断,她下定决心的事情很少会改变。

    一个新朝的建立,不是一个人的事。

    这个人只是一个代表,真正更迭的是一个新的统治集团。

    这个新的统治集团中,有人需要别人为他腾出位子。

    有人希望为新朝的统治者立下更大的“功勋”,爬上更高的位置。

    也有人一旦得志,有怨报怨,有仇报仇。

    而这一切,都藉为新帝登基扫清障碍之名而进行着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对于武则天称帝的念头,狄仁杰自然也早看了出来。

    对于武则天,狄仁杰心中有一种很矛盾的心态。

    狄仁杰忠于大唐,但他的这种忠,不是忠于李唐一家一姓,而是忠于整个大唐国度,所以他对武则天称帝并不排斥。

    在狄仁杰看来,谁当皇帝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这个国家依旧平稳、强大,这个国家的万千黎民百姓能够太太平平地过日子。

    而目前来说,确实没有人比武后更具备统治这个庞大帝国的能力。

    然而,他又清楚地认识到,几千年来都是男子当国。

    武后称帝将比男人改朝换代阻力更大。

    所以她若以太后身份统摄大权实是最好的选择。

    一旦她想称帝,就不可避免的要实施杀戮,从而必然对这个国家造成莫大的损失。

    从他个人来说,他忠于这个国家,也折服于武后的魄力,因此忠于武后这个人。

    他拥戴由武后来统治这个国家。

    但国家已在武后的统治之下。

    他对武后非要争得皇帝这种尊号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并不认同。

    同时,他更清楚,武后年事已高,一旦武后过世。

    这个帝国终究还是该回到李唐宗室的手中。

    如果由武氏继承这个帝国,必将为这个帝国酿成更大的动荡,原因是武氏子孙中没有一个堪为一国之主的人杰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,李唐已历经三代帝王,对大唐的统治根深蒂固。

    这种影响绝不是武后这个李家的媳妇称帝区区数年就可以抹杀的,哪怕她杀戮的再狠也不可能,除非给她三五十年的时间来统治这个帝国。

    用至少十年的时间培养一位继承人。

    可她还能活那么久么?

    狄仁杰轻轻吁了口气,忽然想起前几日太平公主设宴相邀的事来,心中不由一动。

    “李唐宗室不兴,想要振作宗室的,都被陛下杀光了,但是……太平公主作为陛下最宠爱的女儿,却没有被陛下看作一个威胁,这就是‘灯下黑’了。”

    “武三思与庐陵王怯懦平庸,皆非大才。”

    “数遍李唐宗室,如今只有这位太平公主颇具才干。太平邀老夫赴宴,诸相作陪,看来她是有心涉足朝政了,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啊!”

    “武后谋取帝位,不得不倚仗武氏一族,太平争权,所恃者也只能是李唐宗室,如此一来,她就得尽最大可能保护李唐宗室。”

    “那么……李室复兴便有了一线希望……”

    狄仁杰想到这里,暗暗地点了点头,心中已然拿定了主意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大周朝建立了。

    武则天追封五代,整个亲族鸡犬升天。

    由于武则天自己都有六十七岁高龄了。

    武家已没有她的长辈,平辈的早被她杀光了。

    所以便大封其侄及侄孙为王。

    武三思封梁王,武承嗣封魏王,武攸宁为建昌王,武攸归为九江王,武攸望为会稽王,武懿宗为河内王,武嗣宗为临川王……

    武氏诸姑姊妹皆封公主。

    立武氏七庙于神都。

    免除天下所有武姓人家全部赋役……

    武则天正在万象神宫召开一场盛大的家宴,召集所有皇亲国戚共庆太平。

    万象神宫,也就是明堂。

    明堂是天子朝会,讨论国家军政大事之所在,用来召开家宴,载歌载舞,酒肉飘香,未免有失庄重。

    但是武则天就是要在这里开。

    开耀元年也就是高宗李治驾崩的前一年。

    武则天曾想在大明宫宣政殿宴请百官和命妇。

    但是太常博士率领一群文武大臣严辞反驳:宣政殿是正殿,是天子朝政之所在,庄严肃穆,岂可用来吃吃喝喝!

    虽然那时武则天早已大权独揽,但高宗李治毕竟还活着,太常博士等众大臣理直气壮,她也不敢一意孤行,只得强忍被拂逆的羞怒,改在麟德殿设宴。

    这件事她没有忘,九年后的今天,她做了皇帝。

    她偏要在这座比当年的宣政殿更恢宏、更庄严、更耀煌的万象神宫举行宴会,谁还敢说三道四!

    ......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