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2章 突厥反-《大唐第一主播》
第(2/3)页
“我今日入宫,是有要事与你们商量的。”
张易之讶然道:“大兄,家里出了什么事么?”
张同休摇头道:“家里一切都好,并无事情!”
在张氏兄弟之中,张同休素以谋略著称,故而威望很高。
......
张昌宗和张易之被他们的堂兄张同休说服以后,每次出宫,都必往梁王府拜访。
张氏兄弟作为朝廷中刚刚崛起便已显现出强大力量的一般新兴势力.
与梁王突然走动这么密切,立即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。
朝廷中的各方大员都在纷纷打探这一动向的幕后动因,其中尤以魏王武承嗣为甚。
武承嗣同武三思斗了很多年,双方互有胜负,但总的力量是平衡的.
如今张氏兄弟同武三思表现得这般友好,武承嗣不得不怀疑他们之间是否建立了某种同盟.
但他费尽心机也没打听到张氏兄弟和武三思有什么内幕交易。
而魏王武承嗣打听到的消息。
“皇帝已决心立嗣!”
皇帝已决心立梁王武三思为太子,只是事关重大,因此秘而不宣,只在暗中进行准备。
而张昌宗和张易之因为是女皇帝的枕边人,才得以知道这个天大的秘密。
武三思将是未来的皇帝,张氏兄弟与他如此亲近,显然是在为自己找退路。
女皇对此秘而不宣。
毕竟天下人对李唐的认同度还非常高。
如果朝廷骤然宣布由武氏族人继承江山,恐怕会引起政局的动荡。
尤其是魏王武承嗣和梁王武三思一直竞争激烈。
如果被武承嗣获知此事,他也会发动他的力量进行反对。
所以,女皇就像她当初登基一样,需要先把所有的阻力都摆平了,铺陈好一切,才会向天下宣布易换太子的决定。
......
武承嗣焦急于皇帝是否已决心立武三思为太子,立即摆驾去见太平公主。
太平公主闻讯也是大惊失色,马上与他合议,决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,藉此强烈反弹,向皇帝施加压力,迫使她打消可能的立武三思为太子的打算。
武承嗣为了自身的安全,更为了皇储的归属,头一次和李唐残余携手合作了。
在他这个带头大哥的掩护下,短期虽还看不出什么来。
但是从长远来说,但凡李唐一派,不管是太平公主门下,忠于太子的大臣都将有一个更宽松的发展环境。
李唐的势力进一步复苏了,就像春天郊野里蓬勃的野草。
……
天空一碧万顷,微风带着醉人的春意。
轻轻拂过红花绿柳,拂过青山绿水,拂过殿宇楼阁,拂过市井巷陌。
丽春台,百花盛开,整日都弥漫着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。
张昌宗和张易之替武则天又找来了许多年轻俊俏的少年,充斥了她的后宫。
不过,武则天对于这些俊俏少年大多只是尝尝鲜,她最宠爱的始终是这两个张姓少年。
武成殿上,武则天召集一班宰相。
商议派遣哪些将领出征讨伐突厥。
草原幅原辽阔,突厥部族林立人口众多。
当时大唐在平定了突厥汗国之后,突厥人分为三部,虽有一部份内迁到了河曲一带,但仍有许多的突厥部族据草原而居。
朝廷为了安抚突厥人,以部落酋长为州刺史或者镇远都督,不派官不驻兵,允许突厥人部落自治。
这就使得突厥人虽然败降却未曾消散。
五十年,两辈人,突厥人始终未被汉化,因此始终与大唐不同心。
正是因为大唐的这种宽松的‘羁縻’统治,导致了突厥人一再反复的叛乱独立!
......
这一次的突厥叛乱,规模甚大,为祸更是不小。
突厥酋长阿史那骨笃禄,四处联络草原各部纠合兵马,再度举起反叛之旗。
第(2/3)页